工作時常需要與人對話交際,或者每天使用手機吸收資訊,長時間下來容易讓臉部肌肉變得僵硬,而臉部按摩是一個能幫助臉部放鬆的紓壓方式,並且也有助於維持臉部的血液循環、幫助肌膚保持彈性與光澤。今天我們將分享臉部按摩的好處、簡單實用的按摩手法,以及居家按摩的注意事項,每天只要撥出3~5分鐘,就能舒緩臉部疲勞、擁有活力好氣色!
長時間用手機、電腦,容易造成臉部肌肉緊繃、循環變差,而臉部按摩能夠放鬆肌肉、減少早晨臉部浮腫情形,讓氣色看起來更健康。以下說明臉部按摩的3大好處:
如果感覺肌膚容易暗沉、疲勞,原因可能與血液循環有關,尤其在早上起床時,或長時間待在辦公室空調環境,氣色會容易變得蠟黃疲倦,而透過臉部按摩,輕柔地放鬆額頭、臉頰與下顎,能適當刺激肌膚表層,幫助局部血液流動,讓氣色看起來比較紅潤。不過臉部按摩不會直接幫助肌膚美白或提亮氣色,在生活上還是需要補充足夠水分和規律作息,改善氣色效果才會更加明顯。
如果平常思考時會習慣性皺眉,或者感到焦慮時會咬緊牙關,就容易讓局部肌肉變得緊繃,長期下來也可能影響肌膚的彈性,而臉部按摩能幫助舒緩緊繃肌肉,讓臉部線條更加放鬆,減少表情過度用力帶來的壓力。
許多人都有早上起床時,臉部輕微浮腫的情形,除了前一晚用餐吃得較重鹹外,也可能與睡眠姿勢、淋巴循環等原因有關,這時進行臉部按摩,有助於促進局部循環、幫助多餘水分代謝,讓臉部線條變得比較清晰。不過要留意,如果是長期臉部與體態浮腫,可能與飲食習慣或身體狀況有關,就建議生活習慣也要一併調整。
想讓臉部按摩更有效率,除了運用雙手之外,也可以搭配工具輔助,常見的按摩工具有:刮痧板、按摩滾輪和美容導入儀,以下為大家說明不同按摩工具的用途與特色:
刮痧板在臉部按摩時,能針對特定區域施加力道,幫助舒緩緊繃的肌肉、促進循環,常見的刮痧板材質有:玉石、玫瑰石英,這些材質使用起來會有些涼感,能帶給肌膚舒緩的感受,用於早晨按摩臉部時,能幫助消水腫,晚上按摩時則能夠幫助循環,不過要留意,刮痧需要掌握適中的力道,太用力可能會造成肌膚敏感、泛紅,或者針對穴位按壓太大力,可能會出現瘀青。
臉部按摩用的滾輪,操作起來簡單方便,很適合日常使用,可以幫助臉部放鬆、促進血液循環,也能讓後續使用的保養品吸收更順利,如果是使用玉石或石英材質的按摩滾輪,可以在冰鎮後使用,能額外增加舒緩效果,不過按摩滾輪的力度比較溫和,不太能達到臉部線條緊實效果,適合簡單放鬆保養。
市面上有許多居家用的美容導入儀,通常是透過微電流或聲波震動,幫助保養品成分滲透至肌膚深層,提升保養效果,以臉部按摩功能來說,與按摩滾輪類似,可以有基本的臉部放鬆感,但如果是希望透過穴道與淋巴按摩,達到深度放鬆、舒緩浮腫,則需要選擇造型與刮痧板相似的美容儀。
當臉部肌肉緊繃時,隨意按壓可能都會有痠爽的感覺,不過要讓臉部放鬆,還是要搭配完整的步驟,才能更面面俱到,從清潔、選擇適合的按摩介質,到控制力道與按摩後的保養,每個步驟都環環相扣,才能發揮最大效果。以下説明完整的臉部按摩步驟:
在開始臉部按摩前,要先徹底清潔肌膚,洗去毛孔中的油脂與髒污,以免影響按摩效果,建議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,接著可以用溫熱的毛巾,敷臉 1~2 分鐘,幫助毛孔張開、促進血液循環,讓肌膚更容易吸收乳液或精華油中的養分,並且溫熱肌膚過後,也能讓按摩過程更順暢、減少摩擦拉扯,降低對肌膚的負擔。
按摩時千萬不要臉乾乾的直接按摩,一定要在肌膚上塗抹適當的介質,如:精華油、乳液或按摩霜,能減少雙手或按摩工具對肌膚的摩擦,也能避免拉扯造成細紋。以乾性肌膚來說,可選擇滋潤型精華油當作按摩介質,油性肌則建議使用輕盈的乳液,避免影響毛孔呼吸,如果肌膚比較敏感,則可以挑選無香精、無酒精的保養油,減少刺激。
延伸閱讀>>「油保養」6大好處&臉部精華油挑選技巧,打造細緻光澤肌必看!
按摩力道過輕,可能無法達到放鬆、促進循環的效果,而太用力可能會造成肌膚負擔所以臉部按摩建議以「適度按壓、輕柔滑動」為原則,避免過度拉扯、摩擦肌膚,掌握正確手法與力道,才能讓按摩過程既放鬆又有效!
當臉部按摩結束後,可用冷水沾溼毛巾,再輕敷於臉部 30 秒,幫助毛孔收斂、舒緩肌膚,避免按摩過後的微熱感影響肌膚穩定。定期進行臉部按摩、搭配肌膚保養,能讓肌膚更健康、放鬆,展現自然光澤!
延伸閱讀>> 臉部保養順序做對了嗎?學會正確皮膚保養步驟,讓保養品真正吸收
長時間盯著螢幕、繃緊表情,可能讓臉部肌肉變得僵硬,甚至影響循環、讓肌膚看起來疲憊黯淡,透過簡單的臉部放鬆按摩,可以舒緩臉部肌肉緊繃,也能讓臉部線條更自然柔和。以下分享3個簡單又實用的臉部按摩手法:
雙手食指與中指併攏勾起,形成「V」字型,放在下顎兩側,由下往上沿著下顎線往耳朵方向推按 3~5 次,這個動作有助於舒緩下顎緊繃,並讓輪廓線條更順暢,記得動作要輕柔,避免過度用力、快速造成拉扯。
以無名指沾取少量眼霜,從眼頭開始,往上沿著眼窩骨輕輕點按,在眉頭、眉中、眉尾、眼頭、眼下、眼尾這些部位都有穴道,可以適度加強力道按壓,這樣可以幫助促進眼周循環,舒緩因長時間用眼導致的緊繃與疲勞感。
在臉部肌膚擦上適量介質後,以指腹從眉心開始,往太陽穴方向輕輕滑動,再用中指與無名指在額頭上畫圓按壓,能幫助放鬆額頭肌肉,減少因為壓力或習慣性皺眉導致的紋路,讓表情看起來更柔和自然。
臉部按摩能幫助放鬆肌肉、促進血液循環,但不當的按摩方式可能會造成肌膚負擔,所以在享受按摩帶來的舒壓感時,也要掌握適當的頻率、力道與時間,以下整理常見的按摩注意事項:
臉部按摩雖然能促進血液循環,但過於頻繁可能會對肌膚造成刺激,導致敏感、發紅,建議全臉按摩每週進行 2~3 次就可以了,如果是是針對特定部位,如:眼周、下頷線,進行較細緻的按摩,則可每天輕柔進行,但開始按摩臉部初期,仍需觀察肌膚反應,如果發現肌膚變得乾燥、泛紅或出現小顆粒,代表可能按摩過度,應適當減少頻率,讓肌膚有時間修復與適應。
臉部肌膚比身體其他部位更細緻,用力過猛反而會對皮膚造成壓力,導致細紋、鬆弛,所以按摩時應該輕柔的以指腹按壓,尤其眼周與頸部區域,更需要輕柔推按,避免過度擠壓,並且臉部按摩時要搭配適量精華油或乳液,減少肌膚摩擦、拉扯。
臉部按摩時間過長,可能導致皮膚刺激敏感,建議每次按摩時間,控制在 5~10 分鐘內。如果是透過刮痧或滾輪工具進行按摩,要避免長時間重複刺激同一部位,假如按摩後有出現肌膚泛紅、乾燥或緊繃感,可能代表時間按摩時間太久或按摩手法不當,建議調整時間與力道。
做臉部按摩前,可能會有很多疑問,例如:「按摩真的能瘦臉嗎?」、「該用精華油還是乳液?」等,這些細節都可能影響按摩效果與肌膚狀態。以下整理臉部按摩常見的相關問題,並為大家解答:
臉部按摩可以促進血液循環、改善浮腫,讓臉部線條更顯精緻,但無法真正減少脂肪,達到長期「瘦臉」的效果。如果臉部浮腫較明顯,透過按摩可幫助代謝多餘水分,不過真正影響臉型的因素,包括:骨骼結構、脂肪分布與肌肉發展,所以按摩主要是輔助改善,不是一個能完全改變臉型的方法。
按摩時搭配精華油或乳液作為介質,能避免手部與肌膚直接摩擦造成細紋,選擇上建議以膚質與用途來做考量,如精華油適合乾性肌與按摩時間較長的人,能增加滑順度並提供滋潤效果,乳液則較為輕盈,適合油性肌膚。
臉部按摩的頻率,取決於按摩方式與肌膚狀態。輕柔的日常按摩可每天進行,幫助舒緩緊繃感,如果是較深層的按摩,例如刮痧或穴道按壓,則建議每週 2~3 次即可,避免過度刺激肌膚。
當肌膚狀況不穩定時,就不建議進行臉部按摩,例如:發炎中的痘痘、過敏、濕疹、曬傷或皮膚有傷口等情況,按摩可能加重肌膚刺激、影響修復。另外,如果剛做完醫美療程,如雷射、微整形等,也應先諮詢專業醫師,確保皮膚適合接受按摩,以免影響恢復效果。
是否需要清洗,取決於精華油的種類與按摩時間,如果是短時間按摩,並搭配適量精華油,讓肌膚吸收後可直接進行後續保養,但如果使用的事較厚重的按摩油,按摩後感覺肌膚黏膩、不清爽,會建議以溫和洗面乳或濕毛巾輕拭多餘油分,避免影響後續保養吸收。
臉部按摩不僅能幫助放鬆緊繃肌肉,也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,改善浮腫與疲勞,不過要留意,按摩時應避免過度用力、頻繁,導致肌膚負擔,並搭配精華油或乳液,減少肌膚磨擦與拉扯。當生活壓力大時,透過簡單的按摩手法,就能幫助臉部放鬆、促進保養品養分吸收,讓膚況維持穩定,展現自然透亮的健康光彩!